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横断损伤要怎么办

2025.08.11 14:18

脊髓横断损伤需立即制动固定防止二次伤害、尽快手术解除压迫并稳定脊柱、使用药物减轻水肿和炎症反应、早期介入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制动固定防止二次伤害:脊髓横断后脊柱稳定性丧失,搬运不当可能加重损伤。需采用颈托或脊柱板固定,保持头颈躯干呈直线,避免扭转或弯曲。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呼吸和循环功能,确保气道通畅。影像学检查前维持制动状态,明确损伤程度前禁止随意移动。

2.尽快手术解除压迫并稳定脊柱:手术目的是清除骨折碎片或血肿对脊髓的压迫,通过内固定重建脊柱序列。手术时机通常在伤后24小时内,越早解除压迫越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术后需长期随访评估融合情况,必要时调整固定装置。

3.使用药物减轻水肿和炎症反应:急性期大剂量激素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对脊髓的继发损伤。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警惕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同时配合脱水剂降低脊髓内压力,改善局部微循环。

4.早期介入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即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根据损伤平面设计个性化方案,包括电刺激、针灸及体位摆放。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利用残存功能代偿部分动作。

5.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需每2小时翻身并保持皮肤清洁。导尿管定期更换避免尿路感染,排便训练维持肠道功能。监测呼吸防止肺炎,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心理疏导改善治疗依从性。

脊髓横断损伤后需终身随访,定期评估神经功能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出现发热、疼痛加重等情况及时就医。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配合医疗团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