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为什么硬脑膜外血肿有中间清醒期

2025.08.11 14:18

硬脑膜外血肿的中间清醒期与血肿形成速度较慢、脑组织受压逐渐加重、意识障碍呈阶段性发展、颅内压代偿机制暂时有效、疼痛刺激导致短暂清醒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血肿形成速度较慢:硬脑膜外血肿多由动脉出血引起,但部分病例出血速度相对缓慢,血液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逐渐积聚。初期血肿体积较小,对脑组织的直接压迫较轻,患者可能恢复意识。随着时间推移,血肿扩大,压迫效应加重,再次出现意识障碍。

2.脑组织受压逐渐加重:血肿初期仅局部压迫脑组织,未引起广泛功能障碍。此时患者可能清醒,但随着血肿体积增大,压迫范围扩展至关键区域如脑干或大脑半球,导致意识障碍再次出现。

3.意识障碍呈阶段性发展:硬脑膜外血肿的病理过程具有阶段性特点。初期脑震荡或轻度损伤导致短暂昏迷,随后脑功能部分恢复,患者清醒。随着血肿扩大,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意识障碍再次发生。

4.颅内压代偿机制暂时有效:早期血肿较小时,颅内可通过调节脑脊液循环和血流分布代偿压力变化,患者症状暂时缓解。当代偿机制失效,颅内压急剧升高,意识障碍再次出现。

5.疼痛刺激导致短暂清醒:部分患者在昏迷期间因头部疼痛或外界刺激短暂清醒,但随后因血肿扩大或脑水肿加重,意识状态再次恶化。

硬脑膜外血肿的中间清醒期需密切观察,避免误判为病情好转。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护理中注意监测意识状态变化,防止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