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造影有什么危害

2025.03.07 20:05

心脏造影可能导致辐射暴露、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血管损伤和心律失常等危害。具体分析如下:

1.辐射暴露:心脏造影过程中使用的X射线会产生辐射,长期或频繁接受检查可能增加患癌风险。辐射剂量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对某些敏感人群仍需谨慎。孕妇和儿童尤其需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辐射防护措施如铅衣等可减少影响。医生会根据病情权衡利弊,选择合适检查方式。

2.过敏反应:造影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瘙痒,重者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对碘过敏者风险更高,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前可进行过敏测试,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预防。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确保安全。

3.肾功能损害:造影剂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尤其对已有肾功能不全者风险更大。检查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肾功能下降,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检查前后需充分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评估,必要时选择其他检查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造影剂用量和检查方案。

4.血管损伤:导管插入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血肿或血管痉挛。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动脉夹层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可降低风险。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患者应配合医生指导,保持适当体位和活动限制。

5.心律失常:造影过程中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等。心脏功能较差者风险更高。检查时需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心律。操作轻柔、减少刺激可降低风险。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需立即停止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医护人员会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心脏造影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手段,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过敏史等因素,综合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检查前需充分沟通,了解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检查过程中需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反馈不适症状。检查后需遵医嘱进行观察和护理,确保安全。对于高风险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其他替代检查方法,以降低风险。心脏造影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权衡利弊,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