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穿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2.21 20:27

胃穿孔是指胃壁出现破裂,导致胃内容物泄漏到腹腔,可能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其主要原因包括胃溃疡的形成、急性胃炎的加重、外伤导致的穿刺、肿瘤的侵蚀以及药物的不当使用。具体分析如下:

1.胃溃疡的形成:胃溃疡是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期的胃酸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胃黏膜的破损,形成溃疡。若溃疡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加深,最终穿透胃壁,造成穿孔。此时,胃内容物会流入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危及生命。

2.急性胃炎的加重:急性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或药物引起。若急性胃炎症状严重,可能导致胃壁的水肿和溃疡形成,进而引发穿孔。患者常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外伤导致的穿刺:外伤是导致胃穿孔的另一重要原因。腹部外伤,如交通事故、跌倒或刀刺伤,可能直接损伤胃壁,造成穿孔。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明显的外伤症状,急需外科干预以修复损伤,防止感染和内出血。

4.肿瘤的侵蚀:胃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可能通过侵蚀胃壁导致穿孔。肿瘤的生长会破坏正常的胃组织,形成溃疡,最终可能穿透胃壁。此类患者常伴有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需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5.药物的不当使用:某些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导致溃疡的形成。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而未采取保护措施,可能增加胃穿孔的风险。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遵循医嘱,并定期进行胃部检查。

胃穿孔是一种急危重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如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通常包括手术修复穿孔、抗生素治疗以防感染,以及对原发病因的处理。预防方面,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合理使用药物等都是降低胃穿孔风险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