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胃穿孔是什么引起的

2025.01.07 17:53

胃穿孔是指胃壁出现破裂,导致胃内容物泄漏到腹腔中。这种情况通常是由胃溃疡、急性胃炎、肿瘤、外伤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引起的。胃穿孔是一种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膜炎和其他并发症,威胁生命。

胃穿孔的发生常与胃内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最常见的原因是胃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因其容易侵蚀胃壁并导致穿孔。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伴随的溃疡、肿瘤等病变也可能引发穿孔。外伤性胃穿孔则多见于交通事故、刀伤或其他外力直接作用于腹部的情况。药物因素方面,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穿孔风险。饮食习惯不当、酗酒、吸烟等生活方式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胃病的发展,从而增加穿孔的可能性。胃穿孔的症状通常包括剧烈腹痛、呕吐、腹胀、发热等,患者常表现出急性腹痛,尤其是疼痛突然加剧时,需高度警惕。

在预防胃穿孔方面,首先要定期体检,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群,及时发现和治疗胃溃疡等潜在问题。其次,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减少对胃的刺激。对于长期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考虑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医疗急症,了解其成因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预防,降低其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