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急性肺栓塞怎么办

2025.03.11 11:55

急性肺栓塞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抗凝治疗、考虑溶栓治疗、必要时手术干预、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需迅速采取措施稳定病情。首先确保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以改善低氧血症。对于出现休克的患者,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进行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急性肺栓塞的基础治疗,可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和复发。首选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进行初始抗凝,随后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对于存在抗凝禁忌症的患者,需谨慎评估风险与获益,必要时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3.考虑溶栓治疗:对于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如出现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需考虑溶栓治疗。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迅速溶解血栓,改善血流动力学。溶栓治疗需在严格评估出血风险后进行,并密切监测出血并发症。对于中低危患者,一般不推荐常规溶栓治疗,但需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决策。

4.必要时手术干预:对于抗凝和溶栓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症的高危患者,需考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包括肺动脉血栓切除术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肺动脉血栓切除术可直接清除肺动脉内的血栓,改善血流动力学。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减少肺栓塞复发风险。手术干预需在严格评估患者情况后进行,并密切监测术后并发症。

5.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急性肺栓塞患者需在重症监护室或专科病房进行密切监测。定期评估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于出现并发症如右心衰竭、心律失常或出血的患者,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院后需定期随访,评估抗凝治疗效果及血栓复发风险,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风险及患者意愿。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和密切监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同时,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同样重要,需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