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急性肺栓塞猝死有哪些原因

2025.01.02 14:27

急性肺栓塞猝死的原因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或静态生活、心房颤动、外科手术后并发症、肥胖或代谢综合征。具体分析如下:

1.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常发生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和高凝状态等因素。血栓可以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尤其在长时间静坐或卧床的患者中,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导致突然的呼吸困难和心脏骤停,最终导致猝死。

2.长期卧床或静态生活: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特别是在老年人或重病患者中,静态生活导致下肢血液淤积,从而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迅速进入肺部,造成急性肺栓塞,进而引发猝死。保持适当的活动量和定期的肢体运动是预防肺栓塞的重要措施。

3.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心房的无序收缩使得血液在心房内滞留,增加了血栓的形成风险。这些血栓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导致急性肺栓塞。心房颤动患者如果未能有效控制心率或抗凝治疗,猝死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和治疗。

4.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外科手术后,尤其是大手术,患者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手术本身也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凝血机制的改变,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后若未能及时进行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或早期活动,可能导致急性肺栓塞的发生,甚至猝死。

5.肥胖或代谢综合征:肥胖及代谢综合征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增加了肺栓塞的风险。肥胖会导致下肢静脉压增高,促进血栓形成,同时代谢综合征常伴随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进一步加重血栓风险。肥胖患者在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往往病情进展迅速,猝死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控制体重和改善代谢状态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急性肺栓塞的重要措施。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卧床的患者、心房颤动患者和肥胖者,应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必要时进行抗凝治疗。同时,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尽早恢复活动,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