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急性肺栓塞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2025.04.01 08:51

急性肺栓塞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保持患者安静卧床休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使用抗凝药物、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急性肺栓塞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高流量氧气吸入可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氧气流量通常设置为每分钟6-8升,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予。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对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可考虑使用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保持患者安静卧床休息: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任何形式的体力活动,以减少心脏负荷和肺循环阻力。床头抬高30度,有利于呼吸和减轻心脏负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防止栓子进一步脱落。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立即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和液体能够快速输注。选择大静脉通路,如肘正中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静脉通道的建立应迅速而谨慎,避免过度刺激患者。同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

4.根据病情使用抗凝药物:在确诊或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时,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首选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静脉注射,以阻止血栓进一步扩大。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抗凝治疗通常持续3-6个月,具体时间根据病情决定。

5.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对于大面积肺栓塞或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考虑进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于溶栓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取栓或经皮导管介入治疗,以迅速解除肺动脉阻塞。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除了上述急救措施外,还需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律失常、休克、呼吸衰竭等。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应采取预防措施,如长期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活动、使用抗凝药物等,以降低肺栓塞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