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炙蓍是什么中药

2025.07.09 08:32

炙蓍是中药中经过炮制的蓍草,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效。蓍草本身为菊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传统医学认为其性温味苦,归肝、脾经。经过蜜炙或酒炙等炮制方法处理后,药性更加温和,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寒凝疼痛等症状。

炙蓍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胃寒疼痛及风湿痹痛等病症。其温经止血的作用尤其适合因虚寒导致的出血症状,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慢性消化道出血。炙蓍还能促进气血运行,缓解寒邪引起的关节疼痛或肌肉酸痛。现代蓍草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使用炙蓍时需注意辨证施治,避免用于实热证或阴虚火旺者,以免加重症状。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炮制方法不同可能影响药效,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蜜炙或酒炙等不同制品。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建议配伍其他药物以减轻副作用。储存时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霉变。若出现过敏或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