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炙黄芪作用是什么

2025.01.04 17:38

炙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补中益气:炙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甘温之性可补脾胃之气,能改善脾胃虚弱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对于中气不足引起的身体虚弱、少气懒言等情况,炙黄芪可起到很好的补益作用。

2.升阳举陷:有助于提升阳气,可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证。像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等病症,多因中气下陷所致,炙黄芪能升举下陷的阳气,使脏腑恢复正常位置,改善相关症状。

3.益卫固表:炙黄芪能补肺气,增强卫气的防御功能。卫气具有保卫肌表、抵御外邪的作用。肺气虚弱时,卫气不足,人体易受外邪侵袭,出现感冒、自汗等情况,炙黄芪可固护肌表,减少疾病的发生。

4.托毒生肌:在疮疡久溃不敛等情况下,炙黄芪可发挥托毒外出、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能扶助正气,使气血充足,有利于疮疡的愈合,将毒邪排出体外,促使新肉生长。

5.利水消肿:炙黄芪有助于促进水液代谢。当脾肺气虚,水液运化失常,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时,炙黄芪可通过补益脾肺之气,增强其运化水湿的功能,从而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在使用炙黄芪时,由于其性温,实证、热证患者应慎用,以免助热生火加重病情。同时,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上火等不适症状,如需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