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肌劳损发病率如何

2025.07.23 08:37

腰肌劳损在体力劳动者中较为常见、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大、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缺乏锻炼者更容易出现腰肌劳损。具体分析如下:

1.体力劳动者中较为常见: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弯腰搬运物品的工作者,腰部肌肉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导致肌纤维反复微损伤,进而引发慢性劳损。建筑工人、农民等职业群体因工作性质需要持续用力,腰部肌肉张力失衡,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代谢产物堆积,加速劳损形成。

2.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发病率较高:办公室职员、司机等需久坐或久站,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静态收缩状态,肌群协调性下降,局部供血不足,乳酸堆积刺激神经末梢,逐渐发展为劳损。不良坐姿或站姿会进一步加重肌肉紧张度,诱发疼痛。

3.中老年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弹性与修复能力减退,腰椎退行性变化加剧,腰肌代偿性负担增加。骨质疏松或椎间盘水分流失可能间接影响肌肉稳定性,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劳损,恢复周期延长。

4.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女性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孕期腰椎前凸增大或家务劳动中频繁弯腰等因素,使腰肌更易疲劳。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影响结缔组织强度,部分女性绝经后钙流失加快,肌肉支撑力下降。

5.缺乏锻炼者更容易出现腰肌劳损:日常运动不足会导致腰背部肌肉萎缩,核心肌群力量薄弱,无法有效分担腰椎压力。突然增加活动量时,肌肉适应性差,易因过度牵拉或痉挛引发损伤。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突然扭转腰部,睡眠时选择适度硬度的床垫,工作时定时调整姿势并放松肌肉,饮食中注意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D,疼痛急性期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