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灌肠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2025.02.09 14:32

灌肠可促进排便、清洁肠道、辅助治疗疾病、减轻中毒症状、利于肠道检查,但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穿孔、电解质紊乱、肛门直肠损伤、感染风险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1.促进排便:灌肠能够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从而帮助排便困难者顺利排出大便。对于长期便秘患者,灌肠可以直接作用于干结的粪便,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缓解便秘带来的腹胀等不适。

2.清洁肠道:在进行某些肠道检查或手术前,灌肠可有效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和杂质。有助于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如肠镜检查时能更清晰地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在肠道手术前,清洁的肠道可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3.辅助治疗疾病:例如在治疗肠道炎症时,通过灌肠可将药物直接送达病变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灌肠能使药物与病变的肠黏膜充分接触,起到消炎、修复黏膜的作用。

4.减轻中毒症状:在某些中毒情况下,如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灌肠可以促进毒物排出体外。通过灌入大量液体,稀释肠道内的毒物,并加速其排出,从而减轻中毒对身体的损害。

5.利于肠道检查:灌肠能使肠道清洁,为肠道检查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进行钡剂灌肠造影时,清洁的肠道可使造影剂均匀分布,更清晰地显示肠道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发现肠道的病变,如息肉、肿瘤等。

灌肠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风险。灌肠过程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肛门和直肠黏膜,导致出血或疼痛。频繁灌肠可能破坏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引发肠道功能紊乱。另外,如果灌入的液体量过多、压力过大,还可能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而且灌肠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容易引发肠道感染。所以灌肠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