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2024.11.07 15:03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女性。

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和炎症,进而引起胆汁淤积。随着病情的进展,可逐渐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在遗传因素方面,可能存在特定的基因易感性。环境因素如感染、化学物质等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免疫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胆管细胞的自身抗体。诊断主要依靠血液检查发现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等,同时结合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等综合判断。治疗方面,熊去氧胆酸是目前的主要治疗药物,可改善胆汁淤积和延缓疾病进展。对于晚期出现肝硬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肝移植等治疗措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同时,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