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出血的护理注意什么

2025.04.16 11:04

产后出血的护理需注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子宫收缩状态、预防感染、及时补充血容量、做好心理疏导,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产后出血患者需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警惕休克早期表现。每小时记录尿量,评估肾脏灌注情况。观察皮肤黏膜颜色及温度变化,判断外周循环状态。若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异常,需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2.保持子宫收缩状态:按摩子宫底促进宫缩,减少出血。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或前列腺素类药物,增强子宫收缩力。避免膀胱充盈压迫子宫,及时导尿排空膀胱。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生殖道逆行感染。定期更换会阴垫,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潜在感染风险。监测体温变化,警惕产褥感染征象。

4.及时补充血容量:建立双静脉通路,快速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维持循环稳定。根据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水平,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血浆。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保障器官有效灌注。

5.做好心理疏导:产后出血易引发焦虑恐惧情绪,需给予充分解释与安抚。鼓励家属陪伴,减轻心理压力。指导放松技巧,避免情绪波动加重病情。关注患者后续心理状态,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

产后出血的护理需结合个体情况动态调整,重点在于早期识别、快速干预及多学科协作。通过规范化管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产妇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