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2025.09.25 16:46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关键在于消除溶血诱因、降低胆红素水平及预防并发症。根据病因不同,可采取药物干预、光疗、输血或手术等方式,严重者需进行换血疗法。

溶血性黄疸多由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胆红素升高,需针对原发病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能需脾切除术;G6PD缺乏症需避免氧化性药物及食物。光疗能促进胆红素分解,适用于新生儿或轻度病例。重度贫血或溶血危象时需输注洗涤红细胞,而换血疗法则用于胆红素急剧升高或出现核黄疸风险的情况。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计数。避免使用磺胺类等诱发溶血的药物,G6PD缺乏者禁食蚕豆。光疗时注意保护眼睛及皮肤,防止脱水或发热。输血前需严格配型,防止溶血加重。长期溶血患者需补充叶酸预防巨幼细胞贫血。出现嗜睡、肌张力增高或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时,提示胆红素脑病可能,需紧急处理。随访中关注贫血进展、脾脏大小及胆管结石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