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内脏脂肪达到多少算脂肪肝

2025.08.19 16:16

内脏脂肪达到一定程度时,通常会被认为存在脂肪肝的风险。一般来说,内脏脂肪面积超过130平方cm,或者内脏脂肪指数超过100,可能会被诊断为脂肪肝。这种情况通常与肥胖、代谢综合症以及其他相关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异常增加,通常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的。内脏脂肪的积累不仅影响肝脏的功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很多人可能在体检时才发现肝脏脂肪含量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等症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肝功能检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内脏脂肪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是预防脂肪肝的重要措施。应尽量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选择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同时,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提高代谢率,减少内脏脂肪的积累。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的压力,也有助于维护身体的健康。对于已经被诊断为脂肪肝的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甚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都是非常必要的。定期复查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内脏脂肪的变化,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脂肪肝的风险,维护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