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科脑积水怎么回事

2025.09.25 16:46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异常积聚,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状态。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流经脑室系统后被蛛网膜颗粒吸收,保持动态平衡。当这一循环通路受阻、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时,脑脊液滞留便会引发脑室扩张,压迫脑组织,造成神经功能障碍。

脑积水可分为梗阻性和交通性两类。梗阻性脑积水多因肿瘤、出血或先天畸形导致脑室系统阻塞,常见于中脑导水管狭窄或第四脑室出口梗阻。交通性脑积水则因蛛网膜下腔粘连、静脉窦压力增高或脑脊液吸收障碍引起,多见于脑膜炎、外伤或静脉血栓。婴幼儿因颅缝未闭合,表现为头围增大、前囟膨隆;成人则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严重者可致意识障碍或脑疝。诊断需结合CT或MRI影像,显示脑室扩大与周围脑组织受压征象。

治疗需根据病因及病情选择方案。轻度病例可药物控制脑脊液分泌或渗透性脱水;梗阻性积水需手术解除阻塞,如肿瘤切除或第三脑室造瘘。顽固性积水常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但存在感染、堵塞等并发症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分流管功能及颅内压变化。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撞击,警惕头痛加重、发热等感染迹象。婴幼儿患者需关注发育里程碑,早期干预运动或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