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打肝素出血是为什么

2025.03.06 10:21

打肝素出血是因为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可能影响正常的止血机制。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防止血液凝固。这种抗凝作用在预防血栓形成的同时,也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在剂量过高、个体对药物敏感或存在其他出血倾向的情况下。

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抑制凝血酶和Xa因子的作用,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这一机制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非常有效,但也可能导致出血并发症。出血可能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更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出血风险与肝素的剂量、使用时间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例如,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或同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的人群,出血风险可能更高。肝素的抗凝作用在注射后迅速起效,但停药后其作用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这也增加了出血的可能性。

在使用肝素时,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抗Xa因子活性,以确保药物剂量在安全范围内。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或外伤,以减少出血风险。如果出现异常出血,如持续出血、血尿或黑便,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停用肝素,必要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抗凝作用。患者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特别是其他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出血风险。通过合理使用和密切监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肝素引起的出血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