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打肝素出血是为什么

2025.03.05 16:30

打肝素出血的原因是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可能影响正常的凝血功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防止血液凝固。这种抗凝作用在预防血栓形成的同时,也可能干扰正常的止血过程,导致出血倾向。

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抑制凝血酶和凝血因子Xa的活性,从而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抑制血栓形成。这一机制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非常有效,但也可能使血液过于稀薄,增加出血风险。出血可能表现为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甚至更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出血风险与肝素的剂量、使用时间以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例如,高剂量或长期使用肝素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出血并发症。某些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减少等基础疾病,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

在使用肝素时,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如定期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抗Xa因子活性,以确保药物剂量在安全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就医,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用肝素。同时,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以减少出血风险。对于有出血倾向或近期接受手术的患者,使用肝素需特别谨慎。肝素可能与其他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使用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肝素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