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治疗

2025.03.07 20:05

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和长期随访。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关键,通常需要长期静脉给药。治疗前需进行血培养以确定病原体,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病原体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治疗周期通常为4-6周。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

2.手术治疗: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瓣膜损害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瓣膜修复或置换,旨在恢复瓣膜功能,防止心力衰竭。手术时机需根据病情决定,通常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术后需继续抗生素治疗,确保感染彻底清除。

3.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改善心功能、纠正贫血和控制感染。心功能不全患者需使用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机械辅助循环。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或输血,提高携氧能力。控制感染需保持良好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

4.并发症处理: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包括血栓、心力衰竭和感染性栓塞。血栓形成需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栓塞事件。心力衰竭需积极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脏移植。感染性栓塞需根据部位进行相应处理,如脑栓塞需神经科干预。

5.长期随访: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长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预防复发。随访内容包括定期体检、心脏超声和血培养。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感染。长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复发或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感染性疾病,治疗需综合考虑感染控制、瓣膜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处理。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