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传染病吗

2024.09.10 18:14

感染性心内膜炎不是传染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表面,包括心脏瓣膜、心室壁内膜等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在血液中播散,附着在心脏内膜上并生长繁殖导致的,而非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而发生。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明确的传播途径和传染性。而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是在个体自身的心血管系统存在异常或有菌血症等特定情况下发生,一般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虽然感染性心内膜炎不是传染病,但对患者的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心脏杂音、贫血、栓塞等一系列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心力衰竭、感染扩散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来源多样,比如来自口腔、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的细菌,在特定情况下进入血液后引发感染。一些有心脏基础疾病、接受过心脏手术、长期静脉置管、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更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对于怀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包括血液培养、超声心动图等,以便明确病原体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修复或置换受损的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虽然不是传染病,但需要高度重视和及时治疗,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