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肺水肿是怎样的一个机制

2025.04.01 08:51

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肺水肿的机制主要包括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心功能受损以及神经体液调节失衡。具体分析如下:

1.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急性低张性缺氧时,肺泡氧分压降低,刺激肺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这种肺血管收缩不仅增加了右心负荷,还使得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促使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肺泡和肺间质,形成肺水肿。

2.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缺氧状态下,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被破坏,使得血浆蛋白和液体更容易通过血管壁进入肺间质和肺泡,进一步加重肺水肿。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缺氧会影响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功能,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降低了肺泡的表面张力,使得肺泡更容易塌陷,增加了液体在肺泡内的积聚,促进肺水肿的形成。

4.心功能受损:急性低张性缺氧会导致心肌缺氧,心功能受损,尤其是右心功能。右心功能不全使得血液在肺循环中淤积,进一步增加肺毛细血管静水压,促使液体渗出,加重肺水肿。

5.神经体液调节失衡:缺氧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这种神经体液调节失衡不仅增加了心脏负荷,还使得肺血管收缩加剧,进一步加重肺水肿。

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的肺水肿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缺氧不仅直接影响肺血管和肺泡,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和心功能变化间接加重肺水肿的形成。及时纠正缺氧状态和改善心肺功能是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