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冠状动脉痉挛怎么确诊

2025.08.01 08:56

冠状动脉痉挛的确诊方法包括临床表现与病史采集、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结合激发试验、血液生化标志物检测、影像学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与病史采集:冠状动脉痉挛的典型症状为静息时突发心绞痛,尤其是夜间或凌晨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但可能反复出现。需详细询问胸痛特点、诱因、缓解方式及既往病史,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但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硝酸酯类药物能迅速缓解症状是重要线索。

2.心电图检查: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压低,T波高尖或倒置,提示心肌缺血。症状缓解后心电图多恢复正常,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捕捉发作期变化。需注意与非痉挛性心绞痛、心肌梗死鉴别,后者ST段改变通常持续更久且伴随酶学异常。

3.冠状动脉造影结合激发试验: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时,可进行乙酰胆碱或麦角新碱激发试验诱发痉挛。阳性表现为血管局部显著收缩伴心绞痛及心电图缺血改变,需在严密监护下操作以避免严重并发症。激发试验是确诊的金标准,但存在一定风险需谨慎选择适应症。

4.血液生化标志物检测:发作时心肌酶谱如肌钙蛋白可能轻度升高,但多数患者无明显异常。主要用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若持续升高需考虑合并血管痉挛导致的心肌损伤。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可能辅助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5.影像学评估:冠状动脉CT或血管内超声可观察血管壁结构,排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等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显示痉挛段血管内膜异常,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临床普及性有限。

确诊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避免单一依据误判。症状不典型时需长期随访,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微血管功能障碍。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药物反应,调整硝酸酯类或钙拮抗剂用量。突发严重胸痛应立即就医,防止痉挛持续引发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