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痉挛如何鉴别

2025.03.24 17:51

冠状动脉痉挛的鉴别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冠状动脉造影、药物激发试验以及病史和危险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痉挛的典型症状是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疼痛常在静息时发作,尤其是夜间或清晨,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20分钟。与劳力性心绞痛不同,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与体力活动无明显关联。患者可能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仅通过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发现。

2.心电图表现:冠状动脉痉挛发作时,心电图常显示ST段抬高,这是心肌缺血的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通常为一过性,随着痉挛缓解而消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程度较轻。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痉挛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尤其是在患者出现症状时。心电图还可显示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室颤动,危及生命。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金标准。在造影过程中,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的短暂性狭窄或闭塞,随后迅速恢复。为了明确诊断,可进行药物激发试验,如静脉注射麦角新碱或乙酰胆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造影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以确保安全。冠状动脉造影为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需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

4.药物激发试验:药物激发试验是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麦角新碱和乙酰胆碱,这些药物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模拟自然发作时的病理生理过程。试验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临床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应立即停止试验并给予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痉挛。药物激发试验的阳性结果可明确诊断冠状动脉痉挛,但需注意其潜在风险,应在有经验的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

5.病史和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痉挛的病史和危险因素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患者常有吸烟、饮酒、情绪波动、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的风险。详细的病史采集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症状特点、发作频率和诱因,为诊断提供线索。同时,家族史中如有早发冠心病或猝死病例,也应引起重视,提示可能存在遗传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需注意与其他类型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进行鉴别,避免误诊和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