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合并妊娠的妇女的分娩期护理要点有什么

2025.03.07 20:05

心脏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分娩期护理要点包括密切监测心功能、控制液体出入量、预防感染、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心功能:心脏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在分娩期需要持续监测心功能,包括心率、血压、心电图等指标。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功能异常,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监测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迹象,确保母婴安全。

2.控制液体出入量:心脏病患者对液体负荷的耐受性较差,分娩期需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避免液体过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液体管理方案,确保液体平衡,防止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3.预防感染:心脏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在分娩期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感染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

4.合理使用药物:分娩期需根据患者的心脏病类型和病情,合理使用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药物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避免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同时确保心脏功能的稳定。

5.提供心理支持:心脏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在分娩期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顺利分娩。

心脏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在分娩期面临较高的风险,需综合多方面的护理措施,确保母婴安全。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分娩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