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肝炎是什么引起的

2025.08.20 16:10

慢性肝炎主要由病毒感染、酒精滥用、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药物或毒素引起。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这两种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大量的慢性肝炎病例。除了病毒感染,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进而引发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细胞而导致的慢性炎症,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毒性损伤,导致慢性肝炎的发生。

慢性肝炎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痛等症状。慢性肝炎的诊断通常依赖于血液检测,包括肝功能测试和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检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也常用于评估肝脏的结构变化。对于慢性肝炎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控制病毒感染、减轻肝脏炎症、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酒、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在管理慢性肝炎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情变化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进行医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的自我修复。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和毒素,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慢性肝炎带来的风险。对于那些已经感染病毒的人,接种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其他类型的肝炎感染,进一步保护肝脏健康。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慢性肝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