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区别是什么

2025.10.09 17:11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程长短和病情发展速度。急性肝炎起病急骤,病程通常在6个月以内,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慢性肝炎则病程超过6个月,病情迁延不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急性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如甲型、戊型肝炎病毒、药物、酒精或毒素引起,症状明显且突然,包括黄疸、乏力、恶心、腹痛等。血液检查可见转氨酶显著升高,但治疗后指标多能恢复正常。慢性肝炎常见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较隐匿,部分患者甚至无症状,但长期炎症会导致肝组织纤维化,最终影响肝功能。

诊断时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急性肝炎需避免劳累、戒酒,多数无需特殊治疗即可自愈;慢性肝炎需长期管理,如抗病毒治疗或免疫调节。两类肝炎均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滥用药物加重肝脏负担。预防重点不同:急性肝炎注意饮食卫生和疫苗接种,慢性肝炎需控制病毒复制,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