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代偿期有哪些病变特征

2025.03.07 20:05

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代偿期的主要病变特征包括左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舒张功能减退以及心律失常。具体分析如下:

1.左心室肥厚: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为适应这种压力负荷而发生代偿性肥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心室壁增厚,心腔相对缩小。这种改变初期有助于维持心输出量,但长期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2.心肌纤维化:高血压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同时激活成纤维细胞,导致胶原纤维过度沉积。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比例增加,心肌弹性下降,影响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纤维化过程还可能导致心肌电活动异常,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3.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导致管腔狭窄。同时,左心室肥厚增加心肌耗氧量,进一步加剧心肌缺血。供血不足可引发心绞痛,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影响心脏功能。

4.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使心室壁僵硬度增加,影响心室舒张期充盈。舒张功能减退表现为心室充盈压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可能导致肺淤血和呼吸困难。这种改变是心功能由代偿期向失代偿期过渡的重要标志。

5.心律失常:心肌结构改变和电生理异常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左心室肥厚可导致心肌复极异常,纤维化可形成异常传导通路。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房颤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代偿期的病变是一个渐进过程,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定期监测血压、控制危险因素、合理用药是管理的关键。同时,生活方式调整如限盐、减重、适度运动等也有助于改善预后。对于已经出现心功能减退的患者,需要密切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预防心功能失代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