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心脏病失代偿期心脏的主要病变有哪些方面

2025.03.07 20:05

高血压心脏病失代偿期心脏的主要病变包括心肌肥厚、心腔扩大、心肌纤维化、心内膜增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体分析如下:

1.心肌肥厚: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心室壁增厚。初期表现为向心性肥厚,后期发展为离心性肥厚。心肌肥厚使心脏收缩功能下降,舒张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肥厚的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发生心肌缺血。

2.心腔扩大:随着病情进展,心脏代偿功能逐渐丧失,心腔开始扩大。左心室扩大最为明显,随后可累及右心室。心腔扩大导致心脏收缩功能进一步下降,心输出量减少。扩大的心腔还易形成附壁血栓,增加栓塞风险。

3.心肌纤维化:长期高血压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使心肌弹性下降,影响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纤维化区域易发生心律失常,增加猝死风险。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心功能不全程度呈正相关。

4.心内膜增厚:高血压导致心内膜长期承受高压力,引起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增厚的心内膜影响心脏舒张功能,增加心脏负荷。心内膜增厚还可影响心脏瓣膜功能,导致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易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导致猝死或心力衰竭。

高血压心脏病失代偿期是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此时心脏结构和功能已发生不可逆改变。及时控制血压、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是治疗的关键。同时需注意预防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定期随访和综合管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