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对前心脏的损害有哪些

2024.11.27 15:55

房颤对心脏的损害主要有心房扩大、心功能下降、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具体分析如下:

1.心房扩大:心房颤动时,心房电活动紊乱,导致心房肌不规则收缩和舒张,长期作用下可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出现心房扩大。心房扩大进一步加重房颤,形成恶性循环。

2.心功能下降: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心室充盈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同时,长期的快速心室率可导致心室舒张期缩短,影响心室充盈和心肌灌注,最终导致心功能下降。

3.血栓形成:房颤时心房内血流缓慢、瘀滞,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随血液循环阻塞脑血管、冠状动脉等重要血管,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4.心肌缺血:由于房颤导致的心输出量减少和心室率异常,可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如心绞痛等。

5.心律失常性心肌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房颤,可导致心肌重构和心肌损伤,发展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

房颤对心脏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且相互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房颤对于预防心脏损害、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通过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等方法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抗凝预防血栓形成,能够有效减轻房颤对心脏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