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对于心脏功能有哪些影响

2024.11.27 15:55

房颤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主要包括心输出量下降、心律不齐、血栓风险增加、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脏功能衰竭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心输出量下降:房颤时,心房快速且不规律地收缩,导致心室充盈不足,进而使心输出量下降。这意味着心脏泵血能力减弱,不能满足身体对血液的需求。心输出量下降可能导致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2.心律不齐: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速度过快、节律不齐。这会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律,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3.血栓风险增加:房颤患者的心房内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全身,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风险。

4.心脏结构改变:长期房颤可导致心脏结构改变,如左心房扩大、左心室肥厚等。这些改变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脏功能恶化。心脏结构改变还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特性,使房颤更加难以控制。

5.心脏功能衰竭:房颤患者心脏长期处于负荷过重的状态,容易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会使心脏泵血能力进一步下降,引发全身性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房颤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心脏本身的泵血功能,还可能导致血栓、心脏结构改变等并发症。对于房颤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