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让自己睡眠质量提高

2025.08.11 14:18

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通过保持规律作息时间、营造舒适睡眠环境、避免睡前过度刺激、适度进行身体活动、调整饮食结构来实现。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规律作息时间:人体内部生物钟对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助于稳定昼夜节律。建议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同一时间起床,包括周末。长期坚持可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强光设备,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干扰。

2.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卧室温度保持在20-24℃较为理想,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影响入睡。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干扰,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透气性良好的寝具。保持环境安静,必要时可使用白噪音掩盖外界杂音。湿度控制在50%-60%可避免呼吸道干燥不适。

3.避免睡前过度刺激:睡前3小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高度用脑活动,以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避免观看紧张刺激的影视内容或参与激烈讨论。减少咖啡因和尼古丁摄入,这些物质会延长入睡时间。睡前1小时可尝试冥想或深呼吸帮助放松神经。

4.适度进行身体活动:白天保持适量运动能提升睡眠质量,但需注意运动时间。建议在傍晚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临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过度疲劳反而可能导致睡眠浅、易醒。

5.调整饮食结构:晚餐不宜过饱或过饿,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加重消化负担。适量摄入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有助于促进睡眠。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减少夜尿干扰。避免饮酒,酒精虽能加快入睡但会降低睡眠深度。

睡眠问题若持续存在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健康因素。睡前情绪管理很重要,焦虑或过度思考会直接影响入睡效率。不同年龄段对睡眠需求存在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改善睡眠是长期过程,短期内效果不明显时需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