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临床上确诊心脏骤停的条件是什么

2025.03.07 20:05

临床上确诊心脏骤停的条件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异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具体分析如下:

1.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时,由于脑部血流突然中断,患者会迅速失去意识。这种意识丧失通常是突然发生的,患者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任何反应。意识丧失是心脏骤停的最早和最明显的临床表现之一,对于及时识别和诊断心脏骤停至关重要。

2.呼吸停止或异常:心脏骤停后,呼吸会迅速停止或变得异常。正常情况下,呼吸是自主进行的,但在心脏骤停时,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丧失,呼吸中枢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导致呼吸停止或出现不规则的喘息样呼吸。这种呼吸失常是心脏骤停的重要标志之一。

3.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大动脉搏动消失。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可以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如果无法触及大动脉搏动,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诊断为心脏骤停。大动脉搏动消失是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之一。

4.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心脏骤停后,由于脑部血流中断,瞳孔会迅速散大,并且对光反射消失。正常情况下,瞳孔会根据光线的强弱进行调节,但在心脏骤停时,瞳孔会固定散大,不再对光线刺激产生反应。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是心脏骤停的重要体征之一。

5.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心电图是诊断心脏骤停的重要工具。心脏骤停时,心电图通常显示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心室颤动是指心室肌肉出现不协调的快速颤动,无法有效泵血;心室停搏则是指心室完全停止收缩。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是确诊心脏骤停的关键依据。

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及时识别和诊断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通过综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可以迅速确诊心脏骤停,并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