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爆发性肝衰竭如何鉴别诊断

2025.09.28 17:07

爆发性肝衰竭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重点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损害的疾病。早期识别病因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常见需鉴别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或毒物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疾病及缺血性肝损伤等。

鉴别诊断需从多角度入手。病毒性肝炎如甲、乙、戊型肝炎可通过血清学检测明确;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详细询问用药史或接触史,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或毒蕈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炎和Wilson病可通过自身抗体筛查及铜代谢检查鉴别。急性脂肪肝或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需结合病史及影像学特征。缺血性肝损伤多见于休克或心力衰竭患者,肝功能异常伴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排除败血症、恶性肿瘤浸润或胆道梗阻等少见病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有助于发现肝脏结构异常或血管病变。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遗漏潜在病因,尤其需警惕非典型表现。实验室检查应动态监测,如凝血功能、胆红素、转氨酶及血氨水平。肝活检在部分病例中有助于明确诊断,但需评估出血风险。治疗需针对病因,如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抗病毒治疗用于特定肝炎病毒感染。早期转入专科中心可提高生存率,肝移植可能是挽救生命的最终手段。密切监测并发症如脑水肿、感染及多器官衰竭,及时干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