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宫腔积血

2025.04.02 17:19

宫腔积血是指女性子宫腔内积聚血液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与妊娠、分娩或妇科手术相关。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疼痛、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宫腔积血的发生机制主要与子宫内膜的损伤或子宫收缩不良有关。在妊娠期间,宫腔积血可能由胎盘早剥、流产或异位妊娠引起。分娩后,宫腔积血常见于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残留。妇科手术如剖宫产、人工流产或子宫肌瘤切除术后,也可能因手术创伤或止血不彻底导致血液积聚。某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也可能引发宫腔积血。临床表现包括下腹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热等,严重时可能引发休克或感染性休克。

宫腔积血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手段,可以清晰显示宫腔内积血的情况。必要时,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以明确病因。治疗方面,轻度宫腔积血可通过药物治疗促进子宫收缩和排出积血。对于严重或持续存在的积血,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清宫术或宫腔镜手术。预防宫腔积血的关键在于及时处理妊娠并发症、规范妇科手术操作以及产后密切观察子宫恢复情况。

宫腔积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妇科疾病,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女性在妊娠、分娩或接受妇科手术后,应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