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宫腔积血的概述

2025.04.02 17:19

宫腔积血是指血液在子宫腔内积聚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情况通常与妇科疾病、手术操作或妊娠相关并发症有关,可能引发腹痛、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宫腔积血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子宫内膜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或子宫收缩异常等多种因素。

宫腔积血的病因多样,常见于人工流产、刮宫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或妊娠相关疾病如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术后宫腔积血多因手术操作损伤子宫内膜或子宫收缩不良导致血液无法顺利排出。妊娠期宫腔积血则可能与胎盘异常或子宫壁损伤有关。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药物也可能增加宫腔积血的风险。临床表现因积血量和病因不同而异,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者可能出现剧烈腹痛、阴道大量出血、休克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磁共振成像,必要时需进行宫腔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宫腔积血的处理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对于急性大量积血,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药物止血、宫腔填塞或手术干预。慢性或少量积血可通过药物治疗促进子宫收缩或调节激素水平。预防宫腔积血的关键在于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护理及密切监测妊娠期相关并发症。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妇科检查及合理使用药物也有助于降低宫腔积血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