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切除之后的危害

2025.04.16 11:04

子宫切除之后的危害包括术后感染风险增加、盆底功能受损可能引发尿失禁或便秘、卵巢功能早衰导致内分泌失调、心理影响如焦虑或抑郁、性生活质量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感染风险增加:子宫切除属于较大手术,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感染可能引发发热、疼痛等症状,严重时需抗生素治疗或二次手术。术后护理不当或体质较弱者风险更高。

2.盆底功能受损可能引发尿失禁或便秘:子宫与盆底肌肉韧带紧密相连,切除后可能削弱支撑力,导致膀胱或直肠脱垂。部分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难,需通过康复训练或手术修复。

3.卵巢功能早衰导致内分泌失调:子宫切除可能影响卵巢血液供应,加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引发潮热、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4.心理影响如焦虑或抑郁:失去子宫可能产生自卑感或性别认同困扰,部分患者术后情绪低落、失眠,甚至发展为抑郁症。心理干预及家庭支持至关重要。

5.性生活质量下降:子宫切除后阴道缩短或干涩可能造成性交疼痛,部分患者性欲减退。伴侣配合及医学指导可改善状况,但个体差异较大。

子宫切除需权衡利弊,严格遵循手术指征。术后定期复查、科学康复及心理调适有助于减少长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