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2025.04.10 08:07

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包括加强孕期保健、合理管理产程、正确使用宫缩剂、及时处理胎盘残留以及产后密切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孕期保健: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增加产后出血风险的因素,如贫血、妊娠高血压等。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增强孕妇体质,减少分娩时的并发症。孕期保健还包括心理疏导,减轻孕妇的焦虑和恐惧,有助于顺利分娩。

2.合理管理产程:在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宫缩情况,避免产程过长或过短。及时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如宫缩乏力、胎位不正等,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合理使用催产素等药物,确保宫缩的有效性,促进胎盘顺利娩出。

3.正确使用宫缩剂:在胎盘娩出后,及时使用宫缩剂如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宫缩剂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宫缩剂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4.及时处理胎盘残留: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如有残留,及时进行清宫术,避免因胎盘残留导致的出血。清宫术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减少感染风险。术后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异常。

5.产后密切观察:产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鼓励产妇尽早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产后护理还包括心理支持,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

产后出血的预防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从孕期到产后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通过科学的医疗管理和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