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产后出血如何预防

2025.04.10 08:07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孕期保健、合理控制分娩过程、及时处理胎盘残留、预防感染以及产后密切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孕期保健:孕期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等可能增加产后出血风险的疾病。合理补充铁剂和叶酸,改善孕妇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对于有出血倾向的孕妇,提前制定预防措施,确保分娩安全。

2.合理控制分娩过程: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避免产程过长或过短。合理使用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风险。对于难产或胎儿较大的情况,及时采取剖宫产等有效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3.及时处理胎盘残留: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是否完整,确保无残留。对于胎盘残留的情况,及时进行清宫术,避免因残留组织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引发大出血。术后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4.预防感染:分娩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产后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对于有感染迹象的产妇,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防止感染加重出血。

5.产后密切观察:产后24小时内,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及生命体征。对于出血量较多的产妇,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使用止血药物等。鼓励产妇尽早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

产后出血的预防需要从孕期开始,贯穿整个分娩过程及产后恢复期。通过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