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主要护理诊断和其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5.03.07 20:05

心肌梗死主要护理诊断和其护理措施包括疼痛管理、心功能监测、心理支持、并发症预防、健康教育。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管理: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剧烈胸痛,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如硝酸甘油或吗啡,同时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避免剧烈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疼痛缓解后,仍需继续监测,防止疼痛复发。

2.心功能监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受损,护理人员需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心脏泵血功能,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心脏功能稳定。

3.心理支持: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提供情感支持,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医生进行专业干预,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4.并发症预防: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指导患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用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肌梗死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复发风险。

心肌梗死的护理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与医生、家属等多方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