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结肠炎该吃什么药

2025.02.23 12:28

慢性结肠炎可吃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微生态制剂、止泻药。具体分析如下:

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这类药物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常用药,如美沙拉嗪等。主要作用于肠道炎症黏膜,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等多种机制来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轻、中度的慢性结肠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肠道黏膜的充血、水肿等症状,减少黏液脓血便的产生,并且有助于肠道黏膜的修复。长期使用有助于维持病情的稳定,减少复发的频率。

2.糖皮质激素:像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的慢性结肠炎患者。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效果不佳时可选用。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快速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但是糖皮质激素有较多的副作用,如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血糖升高、向心性肥胖等,所以一般不适合长期使用,在病情得到控制后需要逐渐减量。

3.免疫抑制剂:例如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对激素依赖或者无效的慢性结肠炎患者。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减轻肠道的炎症。使用免疫抑制剂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因为可能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等情况,也可能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的损害。不过在合适的监测下,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激素的用量。

4.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微生态制剂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也有一定的益处。慢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往往失调,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有助于改善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轻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并且可以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提高肠道的免疫力,对慢性结肠炎的恢复起到辅助作用。

5.止泻药:蒙脱石散等止泻药可用于慢性结肠炎患者腹泻症状较为严重时。能够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菌,同时减少肠道黏膜受到的刺激,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但止泻药只是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慢性结肠炎的炎症问题,所以在使用止泻药的同时,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