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结肠炎吃些什么药

2025.02.06 17:48

慢性结肠炎可吃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微生态制剂、止泻药。具体分析如下:

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这类药物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常用药,如美沙拉嗪等。主要作用于肠道炎症黏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和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道黏膜起到抗炎作用。适用于轻、中度慢性结肠炎患者。对于维持缓解病情也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减轻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改善腹痛、腹泻等症状。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像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发挥重要作用。当患者病情较重,如出现严重的腹泻、脓血便、发热等症状时使用。能快速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不过,长期使用可能会有较多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症、血糖升高、向心性肥胖等,所以一般不用于维持治疗,待症状缓解后需逐渐减量停药。

3.免疫抑制剂:例如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对激素依赖的患者。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控制肠道炎症。使用免疫抑制剂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和肝脏功能,在用药期间要注意防范感染等不良反应。

4.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微生态制剂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慢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往往失衡,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微生态制剂可以补充肠道内的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减轻肠道炎症,缓解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这类药物安全性较好,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5.止泻药:蒙脱石散是常用的止泻药。当慢性结肠炎患者腹泻症状较为严重时可使用。能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菌,减少肠道黏膜受到的刺激,同时还能增加肠道黏液的分泌,起到止泻的作用。但止泻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慢性结肠炎,所以通常需要与其他针对病因的药物联合使用。

在使用药物治疗慢性结肠炎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