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室间隔缺损缝补术

2024.09.10 18:15

室间隔缺损缝补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当存在较大的室间隔缺损时,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功能受损等一系列问题。室间隔缺损缝补术通过手术的方式,直接对缺损的室间隔进行缝合修补,以恢复正常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患者胸部做切口,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准确找到室间隔缺损的位置,然后使用特殊的缝线仔细地将缺损处缝合起来,使其闭合,从而阻止血液的异常分流。

这种手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室间隔缺损缝补术后,患者原本因缺损导致的心脏杂音等症状会逐渐消失,心脏能够更好地进行正常的血液循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的健康状态,能够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然,手术的成功实施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密切配合。同时,术后的护理和康复也至关重要,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定期复查、合理用药和适当的休息与锻炼。室间隔缺损缝补术为室间隔缺损患者带来了恢复健康的希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