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室间隔缺损手术都有哪些种类

2025.03.07 20:05

室间隔缺损手术主要包括经导管封堵术、开胸修补术、微创手术、杂交手术和介入封堵术,具体分析如下:

1.经导管封堵术:经导管封堵术是一种通过血管内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部位进行封堵的方法。该手术无需开胸,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部分类型的室间隔缺损。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影像引导将导管插入血管,将封堵器准确放置在缺损处,封堵器展开后即可封闭缺损。术后患者通常只需短暂住院观察,并发症较少,但需定期随访以确保封堵效果。

2.开胸修补术:开胸修补术是传统的室间隔缺损治疗方法,适用于复杂或较大的缺损。手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医生通过胸骨正中切口进入心脏,直接缝合或使用补片修补缺损。该手术效果确切,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室间隔缺损,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术后需密切监护以防止并发症。

3.微创手术: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或胸腔镜技术进行,减少了对胸骨的损伤,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小切口或胸腔镜进入心脏,使用特殊器械进行缺损修补。该手术适用于部分类型的室间隔缺损,术后疤痕小,美观性好,但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4.杂交手术:杂交手术结合了经导管封堵术和开胸修补术的优点,适用于复杂或难以通过单一方法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手术过程中,医生先在开胸状态下进行部分修补,再通过导管封堵剩余缺损。该手术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势,提高了治疗效果,但手术难度较大,需多学科团队协作。

5.介入封堵术:介入封堵术是一种通过血管内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部位进行封堵的方法,适用于部分类型的室间隔缺损。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影像引导将导管插入血管,将封堵器准确放置在缺损处,封堵器展开后即可封闭缺损。术后患者通常只需短暂住院观察,并发症较少,但需定期随访以确保封堵效果。

室间隔缺损手术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缺损类型和大小以及医疗团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综合考虑。术前详细评估和术后密切随访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