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如何判别胃出血

2025.01.11 14:36

胃出血可通过症状、病史、粪便检查、胃镜检查、血常规检查判别。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胃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典型症状。呕血的颜色可能为鲜红色、暗红色或咖啡渣样,这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黑便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是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作用后的表现。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头晕、心慌、乏力等失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如果出血量较大且速度快,还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

2.病史: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容易发生胃出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等药物的人群,也存在胃出血的风险。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可能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导致胃出血。酗酒、大量吸烟、严重创伤或手术等应激状态也可能引发胃出血。

3.粪便检查: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包括胃出血。但此方法不能确定出血的具体部位和出血量。当胃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粪便潜血阳性,而无肉眼可见的黑便。

4.胃镜检查:胃镜是诊断胃出血最直接、准确的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胃内的情况,确定出血的部位、原因,如是否有溃疡、肿瘤、血管畸形等。同时,在胃镜下还可以进行止血治疗,如注射止血药物、电凝止血、套扎止血等。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

5.血常规检查:胃出血后,由于失血,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出血量较大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会降低。通过定期复查血常规,可以了解出血是否持续以及评估出血量的多少。但血常规检查不能直接确定出血的部位。

胃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如果怀疑有胃出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在就医过程中,要准确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病史、用药情况等信息,以便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