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如何判断胃出血

2025.01.07 19:30

胃出血可通过症状、病史、粪便检查、胃镜检查、血常规检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如果出现呕血,呕吐物为棕褐色或咖啡渣样物质,或者有黑便,大便呈柏油样且发亮,可能是胃出血。同时可能伴有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这是由于失血导致的贫血或低血压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

2.病史: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容易发生胃出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或者大量饮酒者,若出现上述疑似胃出血症状,胃出血的可能性较大。

3.粪便检查: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胃出血。当胃内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潜血阳性,肉眼看不到黑便。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来判断是否有血液成分,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初步筛查方法。

4.胃镜检查:胃镜是诊断胃出血最直接、准确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内的情况,确定出血的部位、原因,如是否有溃疡、血管畸形、肿瘤等病变导致出血。同时,在胃镜下还可以进行止血治疗,如注射药物、电凝止血等。

5.血常规检查:胃出血后,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表现为贫血。通过观察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失血情况以及失血的严重程度。如果血红蛋白持续下降,可能提示胃出血仍在继续。

如果怀疑胃出血,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休息,不要自行服用止血药或其他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同时,应尽快就医,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