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盆腔炎的分类是怎么样的

2025.04.29 08:08

盆腔炎的分类包括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结核性盆腔炎、淋菌性盆腔炎、非特异性盆腔炎。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下腹剧痛、高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伴有寒战或排尿困难。炎症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累及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周围组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形成盆腔脓肿或导致败血症。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需及时使用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2.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炎症迁延不愈导致,症状较轻但反复发作,常见下腹隐痛、腰骶酸痛、月经不调及不孕。炎症长期存在可致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抗感染、理疗及中药调理为主,必要时手术松解粘连。

3.结核性盆腔炎:结核性盆腔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病程缓慢,症状不典型,可能表现为低热、盗汗、消瘦及不孕。病变多累及输卵管,形成干酪样坏死及钙化。诊断依赖结核菌素试验、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治疗需长期联合抗结核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4.淋菌性盆腔炎:淋菌性盆腔炎由淋球菌感染所致,起病急,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尿痛及下腹痛,易引发输卵管积脓。诊断需结合分泌物涂片、培养及核酸检测,治疗首选敏感抗生素,性伴侣需同步治疗以避免复发。

5.非特异性盆腔炎:非特异性盆腔炎指由普通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炎症,症状与急性盆腔炎相似但病原体不明确。诊断需排除特异性感染,治疗以广谱抗生素为主,辅以对症支持。

盆腔炎的分类有助于针对性诊疗,不同病因和病程需采取差异化干预措施,早期规范治疗可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