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室颤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2025.03.24 17:51

室颤的治疗方法包括电除颤、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以及病因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电除颤: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在院外发生室颤时,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院内则使用专业除颤设备,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电击能量。电除颤的时机至关重要,越早实施效果越好。除颤后需密切监测心律,必要时重复电除颤。

2.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室颤急救的重要环节,在等待除颤设备或除颤后维持循环。胸外按压可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人工呼吸则保证氧气交换。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要求按压深度、频率和回弹都达到标准。持续心肺复苏可延长室颤患者的抢救时间窗,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3.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室颤治疗中起辅助作用,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这些药物可稳定心肌细胞膜,抑制异常电活动,预防室颤复发。药物治疗通常在电除颤后进行,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某些情况下,药物也可用于预防高危患者的室颤发作。

4.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对于反复发生室颤的高危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该设备能持续监测心律,在检测到室颤时自动放电除颤。植入手术相对安全,术后需定期随访调整参数。心脏复律除颤器能显著降低猝死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病因治疗:针对导致室颤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至关重要。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通过冠状动脉介入、药物治疗等手段改善心肌供血,纠正电解质失衡,可降低室颤复发风险。长期管理还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

室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需要及时有效的救治。预防室颤的发生同样重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是关键。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和干预,降低室颤风险。公众应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提高对室颤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医疗机构应完善急救体系,提高室颤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