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液怎么检查

2025.03.13 14:1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液检查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定标志物来辅助诊断。虽然血液检查不能直接确诊主动脉夹层,但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其他临床评估,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常用的血液检查包括D-二聚体、心肌酶谱、炎症标志物等,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排除其他疾病。

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液检查中,D-二聚体是一个重要的指标。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通常提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或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往往显著升高,尤其是在发病早期。D-二聚体升高并非特异性,也可能见于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其他疾病。D-二聚体主要用于排除低风险患者,而非确诊主动脉夹层。心肌酶谱如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有助于评估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尤其是在夹层累及冠状动脉时。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也可用于评估全身炎症反应,但这些指标同样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进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液检查时,需注意其局限性。血液检查结果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必须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等。血液检查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的基础疾病、用药情况等,需谨慎解读。对于疑似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以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血液检查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更多是辅助作用,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