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怎么形成的

2025.03.13 14:1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壁的内膜发生撕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假腔,导致主动脉壁分层并扩张的严重血管疾病。这种疾病通常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血管异常或外伤等因素密切相关。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形成过程复杂,涉及血管壁结构的破坏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主动脉壁由内膜、中层和外膜三层结构组成。内膜是血管壁的最内层,直接与血液接触,中层由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组成,提供血管的弹性和强度,外膜则是血管壁的最外层,主要起保护作用。当内膜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发生撕裂时,血液会从内膜裂口进入中层,形成假腔。随着血液的持续冲击,假腔逐渐扩大,导致主动脉壁分层并扩张,形成夹层动脉瘤。这一过程可能迅速进展,严重时会导致主动脉破裂,危及生命。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症状通常包括突发性剧烈胸痛或背痛,疼痛可能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并可能向颈部、腹部或下肢放射。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呼吸困难、晕厥、肢体麻木或无力等。由于该病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或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主要手段。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以控制血压和心率,以及手术治疗如主动脉修复或支架植入术,以阻止夹层进展并预防主动脉破裂。

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关键在于控制高血压、戒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体检。对于有家族史或已知血管疾病的个体,应特别注意监测血压和血管健康。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及时识别和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